//code //code //code //code

百年企業康寧與福特如何利用外部機會激活企業創新能量?

台大創創加速器1217DemoDay_百年企業康寧與福特如何利用外部機會激活企業創新能量

百年企業如何在傳統中尋求新的機會?近日台灣康寧政府事務暨公關副總經理李紹康與前福特六和總裁、現任台大創創中心個人導師范炘受邀出席「打造企業與新創合作平台論壇暨台大創創中心Demo Day」時,分別提到百年企業如何擁抱創新,雖然兩家企業分屬不同產業領域,但卻不約而同在對的時機點,善用外部機會激發企業內部的創新能量。

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曾正忠以柯達為例,點出數位轉型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性。1881年創立的柯達最家喻戶曉的產品是膠捲底片,甚至在1975年發明世界上第一台數位相機,然最終卻在2012年宣告破產。當時業界普遍分析,認為壓垮柯達最後一根稻草的緣由,是因為這間傳統底片廠商跟不上數位化腳步。

當新的機會來臨,卻與過去成功的方程式不一樣,不只是因為新科技的加入,而是整個經營邏輯都會改變,曾正忠點出企業數位轉型的重要性,然而通常因為大企業體制僵固,內部創新緩慢且困難,這時就需要導入外部成長動能。事實上,不僅尋求外部成長動能,來自外部的刺激也是激發企業突破創新的重要驅動力。

創立於1851年的康寧玻璃是一間材料製造商,投入包括陶瓷、玻璃、光纖等傳統材料的技術研發。康寧活躍於多個技術領域,除了是面板產業玻璃基板主要供應商之外,所生產的大猩猩玻璃(Gorilla Glass)也是目前主流智慧型手機市佔率最高的蓋板玻璃,也是蘋果玻璃螢幕的老搭檔。

外界好奇,面對兩大產品線,康寧是如何找到應用點?李紹康指出,雖然康寧每年都會投資營業額8%至10%作為研發資金,支持內部進行技術創新,但仔細翻開產品歷史卻不約而同發現,成功的產品卻是來自於外部需求,而夏普跟蘋果,就是刺激康寧的兩股驅動力量。

例如康寧過去曾將玻璃基板應用在汽車擋風玻璃,然成效不彰,康寧也歸因於當時不夠真正了解市場需求,客戶不買單,即便產品再好,仍然找不到突破口;直到夏普找上門,面板產業對於薄玻璃片有需求,這項技術才真正讓這條產品線轉虧轉盈。

另一個例子則是康寧打進蘋果供應鏈。在iPhone問世前,過去康寧就已研發出強化玻璃技術,然一直到2007年Apple iPhone橫空出世,創辦人賈伯斯一通電話找上門,康寧才將這項技術真正應用到產品端,打進消費市場,成為現在全球主流智慧型手機的最大供應商,而在《賈伯斯傳》中也記載了這段故事歷程。李紹康因此點出,從康寧歷史經驗看來,外部市場需求的轉變,不見得是讓企業被淘汰,反而可善加利用此機會,藉由外部刺激,為既有技術帶來革新,或許會成就另一番事業。

而轉到汽車產業,又是如何激盪創新火花?曾擔任福特六和總裁的范炘指出,因為汽車生命週期長,車廠看的是未來十年的長期發展,因此通常業界一般熟知的R&D單位,就會拆分成兩個階段,各有不同任務。

舉例來說,R單位會關注未來十年車廠認為具有前瞻性的技術,並與學術單位或外部企業共同深耕基礎研究,而待技術成熟到一定程度後,再轉到D單位。范炘因此就以超市貨架形容,福特將R成功研發的技術放到貨架上,因此當車廠準備要發展下一代產品時,D單位就可以從貨架上選用這些技術,因應市場與顧客需求,跟產品結合。

此外,范炘也提到與外部創新合作的可能。他指出,當企業內部投入大量成本研發,即便產品最終無法實際在市場量產,或是無法符合市場客戶需求,但往往希望最終仍能產出成果。因此福特過去二十多年也積極從外部引進活水,藉由像是合作或是購買技術專利,來激活內部原有的研發能量。

不過以汽車產業來說,其產業鏈太過龐大,因此車廠會比較專注於核心技術包括產品設計、生產製造技術以及動力系統如電動車等的研發上,至於其他技術就會尋求與外部合作。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自DIGITIMES網站

近期文章

相關網頁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