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我是清大材料的學生,一個除了課業以外,也喜歡參加各種和新創、教育相關活動的學生。大三下那年,因為發現材料系並非所愛,且校內的活動多數已經嘗試過,我急切地想要尋找下一個可以讓我盡情探索、學習的環境,於是決定同時申請轉換修課方向及在台北的實習工作,很幸運地最後成為了輔導部的實習生,也在創創待滿了一整年。
資源多、彈性大,收穫視個人興趣及參與程度而定
在創創中心實習有很多的優點,其中之一就是「可以認識非常多樣的團隊」,原則上半年為一期,每期創創都會招收許多團隊,早期、成熟階段皆有,且不限制招募的領域。以客觀面來說,一整年實習不含招募,可以遇到的團隊絕對超過100組(加上招募這個數字要翻幾倍),但要和團隊建立多深的連結就視個人願意花多少時間,且由於輔導的團隊數量多,輔導部人力有限,多數的輔導重心其實仰賴在導師和企業身上,因此要有機會深入和團隊接觸,必須好好保握晚餐交流會 、諮詢會議、投資媒合會等等輔導活動,以建立連結。
以我的經驗來說,前半年的實習,由於輔導活動不一定安排在實習生排班的時間,因此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創創,原則上實習生是一週到班兩天,但我經常到班三天甚至是四天,基本上只要當天有活動,我就會向主管提議參加。在這些輔導活動中,除了了解各新創在做什麼之外,我也學習去歸納新創團隊常見的問題和解法,慢慢建構自己對於台灣新創圈這個產業的認識。同時,在不同的輔導活動中,我也嘗試去比較各形式的輔導效果為何,如何提升效能,或者有什麼更好的活動形式?我的個性很喜歡反思,因此在實習期間常思考這些事,每每感到疑惑時也會向主管討論、提案,也很高興大家都給予我很正面的回饋和承接,部分提案最後也被落實了出來,例如:恢復團隊健診的傳統、以驗證概念作為輔導核心等。
後半年的實習,我就花比較少時間在參加這些活動,而將精力運用在了解「新創運作的理論」及研究特定的「產業環境」。我慢慢發現,單純透過和團隊的互動, 僅能帶來刺激,激發我對於某些產業的好奇和興趣,但想要了解該產業的現況,必須花更多時間研究。很幸運地,創創給實習生的彈性空間相當大,當我開始轉換自己的工作重心時,大家也可以隨之調整分配給我的工作,像是研究「塑膠包裝外部創新案例」、協助蒐集「NPO永續經營方法」等,這些都增進了我做「內容研究」的能力。(其他前期參與的研究包含:「企業加速器的運作模式」、「企業如何培養外部創新所需的人才」等等。)
技能成長外,也吸收許多新創新知
剛進創創時,其實我連「加速器」是什麼都一知半解,連世界第一的加速器 Y Combinator都沒聽過,還好創創中心為團隊開設了許多新創課程,例如:瞿志豪老師的早期募資課程、任麗玲老師的商品進入市場策略課程、駱國綸老師的軸轉介紹課程,作為實習生,因為會擔任協助紀錄課程重點的角色,因此可以順理成章的旁聽。 除此之外,中心也有推薦的實習生閱讀清單,例如:《精實創業》、《精實執行》、《MIT黃金創業課》等等,創創書架上這些書籍皆可以自由翻閱。透過這些刺激,可以清楚的建立新創各單元的概念,包含價值主張、財務、行銷、業務開發等。
另一個可以了解新創生態圈的管道,源自於更實際的接觸。創創中心除了本身的業務會接觸到的團隊、企業、導師之外,我們也經常和其他新創相關機構合作,例如:社會創新實驗中心、Techstars、經濟日報創業之星、親子天下教育新創20+、TTA、新銳聯盟等等。剛接觸新創圈時,很容易只看見「創業團隊」,被他們各種奇發異想的點子,或是扁平自由的工作風格吸引,但其實新創圈中還有很多機構,包含輔導單位、創投、比賽評選方等等,台灣的新創圈之所以能夠發展,每個單位都扮演著某種角色,了解各角色的發展歷程後,對於理解台灣新創圈的特性、未來發展(國際化、與企業合作等)相當有幫助,我也因此去思考在加速器之外,其他「支持新創」的可能性。
感謝夥伴,重新擁抱生命的可能性
在創創一年的實習生涯,讓我走進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而我能走的如此平穩、開闊,都要感謝創創中心帶給我的支持。在這個世界裡,有一群夥伴不只會分享新創圈的最新消息、在工作上相互扶持,也給予我各種嘗試的機會,我也因此養成聽Podcast、訂閱電子報、閱讀商管類書籍的習慣,我開始成為更有自信、更願意主動嘗試新事物,也對未來有更多想像和期待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