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code //code //code

認識新創關鍵字:CVC與VC有何不同?

我在前面的專欄已經從企業發展新事業的系統化流程,談到企業和新創合作時的常見誤區。今天要來討論的是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和VC(Venture Capital)是什麼?兩種投資的目標有何差異?台灣企業的落實狀況如何?對於新創來說,應該以CVC還是VC為目標呢?

CVC和VC的主要差異

想要區分CVC和VC,「投資與企業本業有無相關」可作為一個判斷指標。

一般來說,擁有CVC的企業會有一個策略流程,除了每年規劃的短期目標之外,每3年還會重新盤梳中期策略,整體流程雖然較長,但確認策略之後,就能清楚知道企業未來3年的成長方向。

比如,某知名企業曾把成長方向訂為「消費者保健」,他們原來的主要業務是把醫療儀器賣到醫院,但病人除了在醫院體驗之外,還有後續的恢復階段。簡單來說,整體的醫病不僅只有醫院,還有包含其他可提供相關服務或滿足需求的機構或場域。理解了病人在醫療流程中的需求,就可以從這些需求去尋找可提供服務的切入點,於是這間企業結合內部整合與外部開發,除了讓自己的團隊進行研發,也向外尋找合作開發的可能。

像這樣從企業戰略目標出發,在不同節點上去尋找外面的技術與團隊,再透過投資把他們找來一起合作,就是CVC。

CVC不以財務回報為唯一目的,是企業布局新興產業的重要渠道。如果你是企業的CVC負責人,就不能只是依據市場吸引力去外部尋找投資對象,更重要的是要考量公司內部的相關綜效,釐清併購對於企業的影響。為此,你可能在花了30%的時間在外面找到合作團隊之後,還要花70%的時間做內部評估,包含和內部相關單位以及不同的人溝通協調。

而VC則是沒有相關本業的投資行為,例如創投進行市場研究時,發現智慧治療的市場潛力很大,正好該領域又有很多新創正在發展。這時,只要這個領域的未來有前景又能賺錢,就可以去投資,是否為本業非首要考量。

如果是創投要找投資標的,你可能會有70%的時間在外面尋找合作對象,只需要評估市場吸引力與未來3年的成長性,像是年複合成長率是否能達到25%~30%,由此推斷此標的是否具市場潛在價值。

台灣CVC和VC的現況

從前面的定義來看,其實CVC和VC可以用「策略性投資」或「財務性投資」來區隔。但是大部分企業在投資新創時,有可能不是以公司的策略性為出發點,因此CVC和VC在實務上往往是混合的──把策略性投資目的與財務性投資目的混在一起。

因為期待新創幫助公司發展未來,但仍有財務損益的考量,造就了台灣企業將CVC和VC混在一起的特性,結果就是「過於專注財務目標,排擠了策略發展空間」,最後企業新創投資部門普遍傾向將策略方向設為財務性投資。

一方面要照顧到成長方向,另一方面又期待投資能使公司獲益,實質上要顧全兩者本就難度較高。新創投資應以策略目標為主要考量,雖然不見得能獲得立即的財務營收,但是卻能幫助本業的發展,在獲得未來可能的收益。

知名的CVC成功案例

YouTube被Google以500億併購是新創出場很成功的個案,其他如早年大量投資Wi-Fi業者的Intel也是標準的CVC案例。

以前筆電Wi-Fi不是內建,是另一個模組,這個模組是Intel的主力,Intel為此成立了一個基金,專門投那些可以幫助自己Wi-Fi模組熱賣的新創,比如投一些擁有熱點(hotspots)技術的業者,藉此來提高Wi-Fi使用率。

像Intel這類的投資明顯與企業未來策略有關,因此即使擁有獨立的創投基金,仍是歸類為CVC。

CVC如何幫助新創成功?

現在科技進步愈來愈快,比較有制度的公司可能就會有長期的策略規劃。有了策略之後,就要去釐清哪些是內部團隊就能做的,哪些是需要槓桿外部來進行的。不過,因為技術發展愈來愈快速,內部的佈局較不易跟上,所以就整體趨勢來看,仰賴外部的可能性與重要性會愈來愈高。

以近年的投資數據來看,CVC的投資案量和金額成長幅度漸漸比創投來得大。不過台灣新創團隊對於發展的想法,大部分都是停留在想要「做到上市」,相較之下,國外常見的新創成功案例大多都是被併購出場。建議台灣的新創可以開始多留意CVC,因為CVC更有可能為新創提供更多的資源,雖然流程比較長,但往往能成為新創很好的出場機會。

CVC的流程和VC很不一樣,新創團隊需要多去認識和自己領域比較相關的國內外企業,了解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團隊和題目。通常CVC的流程較長,因為企業需要將市場吸引力與發展綜效等皆納入評估。

此外,新創不能只把企業當作獲客來源,或認為獲得投資只是為了拓展客源。新創與企業合作,能透過企業提供的場域和資料去訓練自己的演算法、去驗證自身技術能力,甚至更有效率的找到解決痛點的方法,進而確認商業價值,讓產品更加成熟。若是跳過了驗證這個步驟,無論找再多客戶都難以成功。

如果新創有將CVC當作未來的投資人與出場機會,就應該好好經營。

更深入創新創業生態圈 參與 2023 年 9 月台大創新創業嘉年華

聚集企業、新創、創投、新創輔導組織等大咖講者,立即報名:https://lihi3.cc/aDFFs


(TRP團隊採訪整理)

文章來源:台灣產業創生平台
訂閱台灣產業創生電子報:https://tw-ren.neticrm.tw/civicrm/mailing/subscribe

近期文章

相關網頁

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