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城邦讀書花園
新創、創投、企業打造創新創業生態圈
文|曾正忠 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台大農藝系兼任教授
創投的演進史與乘冪定律
創投一向在新創生態圈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近年來,全球的創投市場持續強勁,以創投活動最興盛的美國為例,根據知名數據分析服務提供商 Pitchbook 與美國創投協會 (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NVCA) 的調查, 2021 年美國創投完成 730 支的創投基金募集,雖較 2020 年略為減少 0.41% ,募資金額 1,283 億美元,則大幅成長 47.52% ,創歷史新高。
美國創投投資件數 15,500 件,投資金額則為 3,299 億美元,較 2020 年成長分別為 27.33% 及 98.01% ,皆創歷史新高,為新創公司提供越來越多的資金持續創新,從而不斷產生改變世界的顛覆性創新。
過去的著作一般講述矽谷生態圈,多半以新創公司的故事與創新為中心,較少以創投的角度出發。
本書作者賽巴斯汀‧馬拉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敘述矽谷創投的演進,娓娓道來紅杉資本、凱鵬華盈、Accel Capital、Y Combinator等知名創投的故事,探討創投家與新創的互動,帶領讀者一窺矽谷創投市場建立的來龍去脈,進而帶動矽谷創新生態圈的創新,逐漸形成擁有排名世界最佳新創生態圈的城市。
建議台灣的新創生態圈中的重要利益關係人,如新創公司、創投、政府、中大型企業,可以透過本書很清楚的了解創投的參與對於新創及新創生態圈的影響。
特別重要的是一個好的創投如何有別於其他類型的金融業者,在新創成長過程中遇到各種策略、市場、組織、財務及公司治理問題時給予協助,甚至重新塑造新創。
乘冪定律 (The Power Law) 是串起全書的中心主旨,也是矽谷創投界投資新創普遍的定律。相對於常見到的常態分配現象,創新的結果往往是前 1% 的公司取得市場大部分的利潤,後面 99% 的公司只能分食少數的利潤或甚至虧損。
不同於分散風險的投資思維,這些創投家對風險低的商業機會沒有興趣,而是尋找可能帶來顛覆性改變、破壞式創新的創業點子及團隊,投入心力協助新創不斷地解決成長所遇到的各種問題,變成一隻隻的獨角獸,打出滿貫砲。
企業也應該追求符合乘冪定律的創新
除了創投、新創追求乘冪定律,其實中大型企業追求永續經營,成長策略應該涵蓋貢獻公司的短、中、長期營收來源,其中企業長期的營收來源也應該多一些符合乘冪定律的顛覆性創新產品或服務。
根據筆者過去擔任跨國公司策略長的經驗及觀察,許多成功的百年企業不會只滿足漸進式的創新,而是投入許多資源,採用系統性的方法,透過內部研發、外部合作或併購去找尋符合乘冪定律的成長動能。
台灣產業以 ODM 及 OEM 為主,企業專注的是成熟事業如何做更大、更好,較注重良率的提升及生產成本的降低,投入較少資源在顛覆性的創新。受到產業特性的影響,台灣中大型企業多半在做一壘打、二壘打式的漸進式創新,而較少進行全壘打甚至是滿貫砲式的破壞式創新。
台積電成功的在 1980 年代帶來顛覆性創新的晶圓代工商業模式,打破當時所有半導體公司所採取的垂直整合製造 (IDM, 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 模式,因而享有超額利潤,成為全世界市值排名領先地位的半導體公司,也協助形成全世界 IC 設計、製造、測試的垂直分工產業鏈,是少數能符合乘冪定律,改變產業遊戲規則的台灣企業。
透過外部創新尋找符合乘冪定律的顛覆性創新
因為風險及不可預期性過高,台灣中大型企業沒有投注足夠資源在顛覆性創新。然而近年來面對變動快速的科技、消費者行為與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除了持續漸進式的創新外,需要靠顛覆式創新的新技術與商業模式獲取成長動能,才能持續擁有獨特競爭力,爭取及保持在產業領先地位。
為了降低風險及因應快速變化的環境,企業不需要所有的創新都是內部從零開始研發產品,也應該使用外部創新的工具如本書所介紹的創投、企業創投、或企業垂直加速器與外部的新創合作或投資/併購新創獲得顛覆性創新。
台大創創中心近幾年致力於透過企業垂直加速器計畫將中大型企業納入台灣的創新創業生態圈,幫助中大型企業與新創合作驗證技術與創新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找到未來的成長動能。
目前台大創創中心已經提供多家台灣中大型企業外部創新策略顧問服務及企業垂直加速器服務,希望透過幫助中大型企業不斷創新成長轉型,也可以協助台灣新創團隊連結企業及創投資源,以持續強化台灣的創新創業生態圈。
如果您是中大型企業高階主管,想藉由外部創新找尋企業成長動能或解決轉型問題
歡迎填下此份表單,將有專人與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