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code //code //code

認識孵化器與加速器,健全創新創業生態圈

前面談過了CVC和VC的差異,接著來談談大家很常聽到的「孵化器」與「加速器」:新創就是做孵化器嗎?只要有了加速器,新創就能加速成長嗎?這兩個新創關鍵字代表著何種概念?台灣做到了什麼?當我們掌握了相關概念之後,如何打造健全的創新創業生態系呢?

孵化器:讓技術發揮應有價值

其實台灣很早就有孵化器了,孵化器的英文是Incubator,中文有時也會翻為「育成中心」,目前全台大學約有160~170個左右的育成中心。從組織結構來看,育成中心通常隸屬於研發處,因為老師或校友通常都有一些技術,但若要發展到商業領域,就需要借助育成中心,由育成中心來協助媒合會計師等等,屬性較為被動。

受到精實創業(lean startup)這些概念的影響,孵化器的概念近10年來愈來愈普及。在過去,很多人都以為幫助新創事業就是「幫助比較小規模的大公司」,就好比說,我們在教育小朋友時,是把他們當作size比較小的大人在教,但其實這兩者的思維完全不同,不應用規模來判斷成熟度,公司在每一個階段的長成其實都不太一樣,本質並不僅是規模比較小而已。

以產品開發流程來說,大企業有完整的流程或時程規劃,像是SOP等;可是新創因為資源很少,開發流程和大企業不同,他們不需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到90分,而是需要找出他們最應該做的事情。所以新創要多多試錯(trial & error),例如用最小可行性產品,快速進到市場去測試與驗證,再藉由設計問卷了解用戶回饋,找到市場需求。

以前「孵化器」的概念比較是在講「我擁有技術,然後要變成產品上市」,但這種概念已經比較不適用於現在這種技術多元且變化快速的市場。

加速器:加速產品「市場化」

演變到後來,其實很多大型企業也都是如此──使用最小可行性產品盡快去驗證市場以及商業價值,如市場回饋如不符合預期,即可快速調整產品缺口,盡可能符合市場需求,確認可行之後,再慢從40分、50分、60分……持續推進。

因此後來才開始有了「加速器」,加速的意思並不是加速產品,而是加速市場化,確認產品是真的有市場需求。

傳統上,較多人是以新創團隊階段來區分是「孵化器」或「加速器」,但我個人傾向認為,孵化器適合技術或是idea在早期階段的新創,不過,有一些新創雖然是早期,卻能很快進入市場驗證,進而調整產品。因此由此可見,這兩個種方案(program)所需要的資源是不太一樣的。

驗證市場後,更要健全創新創業生態圈

目前台灣投注的資源多集中在輔導從「零到一」的階段,花了許多成本做相同的事情,卻忽視了當新創已經發展到「一」後,應該如何繼續發展。在新創找到市場後,要型塑商業模式與組織規模化時,才進入到最難的階段。

當組織從幾十個人擴張到上百個人,關於管理、財務到資金的營業週期(operating cycle)……等,都是不能迴避的重要議題。許多新創的失敗不是因為產品失敗,而是生意做得太好卻沒有收到應收帳款,或是沒有做好成本會計所造成的。

因此,會做創新的人不等於會經營組織,邁向成長型的新創組織,不僅要懂技術、會做生意,還要知道如何經營企業,清楚掌握企業管理的「產銷人發財」。

新創的發展分成多個階段,從擬定方向、發展產品、深化技術到後期在市場驗證與規模化,新創都要很清楚自己處於哪個階段,才能找到合適的策略夥伴。

文/台大創創中心執行長曾正忠 
TRP團隊採訪整理

文章來源:台灣產業創生平台
訂閱台灣產業創生電子報:https://tw-ren.neticrm.tw/civicrm/mailing/subscribe

近期文章

相關網頁

近期文章